咨询热线
178-9554-6060浅谈综合布线中网络工程建设的问题(2)
TOR大家比较推崇的这种做法,反而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多,首先是交换机等有源设备成本的提升,它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特别多。白皮书提的POD模块化,可能和下一次产品升级有关系,我们现在用的很少。这种组合方案高度定制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工程实施的约束性东西挺多的:首先资源约束,我们做设计方案的时候,不可能投大量的精力,所有的点都考虑到,所以方案出来了,设备选型不行,无法布线,小机构可能好点,刀片、机架服务器多一点,银行里面使用小型机多一点,受选型约束,布线无法布。
还有机房本身的荷载达不到,一些大型设备一吨多,小两吨,没法搁。还有管理约束,还会考虑利用率的问题,还有机柜机架如何利用,还有提升成本。成本的约束,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理解。
综合布线,我个人希望不仅仅考虑业务网络,对于监控、安防网络是不是纳入统一布线考虑,对后期的运行维护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大型的数据中心,如何把综合布线工作延伸到现场监控设备和中控管理设备里面,对于数据中心运维效率还是有提升的。各种网络布线怎么测试,这可能更难一些,不仅仅是布线厂商,还有监理厂商怎么介入,对于衰减等等的要求。
我们做综合布线,要求测试,施工方测完之后都是合格的,但是派人重测一遍,结果可能发现不合格的。但是甲方不可能所有派人测试,提供一个可信的测试结果表就可以了。
高速光发展来说,传统的网络是原来的树型结构,每个业务的访问也是树型的,一般访问都是纵向型结构,横向访问量很少,传统的布线基本上分层汇聚的。一旦出现横向的访问的话,可以想象,分层布线,任何一个点都要经过上面的核心转到下面来,整个布线带宽要求非常高。
一旦到了新的网络结构,到虚拟化就有区别,到了虚拟化,我们资源互相都是虚拟的,横向的访问量会大量增加。频繁的会跨过主干中心来访问虚拟的存储,频繁跨越的话,下个带宽做的再宽,核心永远受限的。一旦虚拟化大量应用以后,横向访问量很多,会集中做存储区域虚拟化的处理,横向访问增多的话对树型结构影响比较大。
这是一些虚拟访问的示意,这是传统网络的汇聚分布网,我们综合布线与这个非常类似,基本上一层一层汇聚,设备层汇聚完了,到了水平层汇聚,上面还有主干的汇聚。如果这个数据规模很大,与原来的模式,我们基本上纵向的访问,横向访问很少,虚拟化以后横向访问会非常多,对这个地方或者这个地方压力非常大。
网络的厂商提出了新的想法叫做“交换网络”,不是说是像原来的树型结构,基本上都是互通的,基本一跳或者两跳到目的地。新的交换机基本上都出来了,都在奔这个方向发展,以后会进入全交换网络,不是数据分层了,都是直接到。直接到结构类似于TOR的设计,没有什么汇聚交换机,它相当于一个核心交换机端口延伸,通过高速光纤延伸到每个服务器的架构。上连链路拓宽至40G,成为交换矩阵核心。
下面讲一下品牌的话题,每年我们举办十大品牌,我参加两年了,我就在想品牌和用户之间,实际上是有互动的,要画很多张表,看看出你对品牌到底怎么认识。
品牌对用户有选择的,为什么选择呢?其实对于代理商来说,品牌还是有强势的,可以选择比较好的代理商进行推广。但是集成商未必推这个东西,他更多基于利益。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品牌上有自己的考虑,对数据中心很可能是高端的布线产品厂商,最终用户对品牌的选择基于三个渠道:
一是代理商去推广;
二是对技术力量偏弱的就是靠集成商,集成商卖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好坏也看不出来,只能选品牌知名度;
三是不同的终端用户拥有不同的选择空间,如果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很多,什么样的环境下,什么样的应用,选择不同的品牌,有专门针对光产品的,有针对铜缆产品做得比较好的,根据专业性进行选择。还有可能做楼宇办公的,用不到高端的东西,对于用户来说应该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通过参加品牌推荐会,一个品牌厂商要做什么?首先的要去推广,要让用户理解你的品牌定位是什么,为什么选你品牌的东西?肯定产品与其他品牌有区别的,引导客户选择合理的产品,不是品质最好就是我选择的,应该教会用户最合理的选择。比如说做一个安装监控的东西,可能选择屏蔽的产品最好的,可以避免干扰的出现。可能有的应用没必要选择高端的东西,选择高端的东西是不太负责任的引导,增加了成本,这是第一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