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8-9554-6060双绞线布线标准(3)
在某些频率范围内,串扰与衰减量的比例关系是反映电缆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参数。ACR有时也以信噪比(Signal-Noice Ratio,SNR)表示,由最差的衰减量与NEXT量值的差值计算。ACR值较大,表示抗干扰的能力更强。一般系统要求至少大于10 dB(分贝)。
6.电缆特性(SNR)
通信信道的品质是由它的电缆特性(SNR)描述的。SNR是在考虑到干扰信号的情况下,对数据信号强度的一个度量。如果SNR过低,将导致数据信号在被接收时接收器不能分辨数据信号和噪声信号,最终引起数据错误。因此为了将数据错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定义一个最小的可接收的SNR。
7.传播时延(T)
在通道连接方式或基本连接方式或永久连接方式下,对五类及五类以下链路传输10~30 MHz频率的信号时,要求线缆中任一线对的传输时延满足T≤1 000 ns(纳秒);对于超五类、六类链路则要求T≤548 ns。
8.线对间传播时延差
以同一缆线中信号传播时延最小的线对的时延值做参考,其余线对与参考线对时延差值不得超过45 ns。若线对间时延差超过该值,则在链路高速传输数据下4个线对同时并行传输数据信号时,将造成数据帧结构严重破坏。
9.回波损耗(RL)
回波损耗由线缆特性阻抗和链路接插件偏离标准值导致功率反射引起。RL为输入信号幅度和由链路反射回来的信号幅度的差值。
10.链路脉冲噪声电平
它指由大功率设备间断性启动对布线链路带来的电冲击干扰。布线链路在不连接有源器械和设备的情况下,高于200 mV的脉冲噪声发生个数的统计,测试2分钟捕捉脉冲噪声个数不大于10。
三 超五类双绞线
虽然双绞线的类型到目前为止已有七大类了,但在实际的企业局域网组建中,目前主要应用的还是中间的两大类,即五类和六类。七类线在一些大型企业网络中,为了支持10 Gbps万兆位网络才采用,该网络构建成本非常贵,一般企业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能采用的。
在五类和六类中又可细分为五类、超五类、六类、超六类(有的称为"增强型六类")4种。虽然是在性能指标上这4个小类各有不同,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这4个小类的双绞线都差不多,而且在局域网组建中基本上都是采用非屏蔽类型。
超五类双绞线标准是于1999年正式发布的。与五类双绞线一样,它也有屏蔽双绞线(STP)与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类,但在企业局域网组建中基本都是采用廉价的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图2(a)、(b)所示的分别就是超五类屏蔽与非屏蔽双绞线。
图2 超五类屏蔽与非屏蔽双绞线
在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中,通过对它的链接和信道性能的测试表明,其性能超过了ANSI/EIA/TIA-568标准中的五类线要求。与普通的五类UTP比较,超五类在近端串扰、串扰总和、衰减和信噪比4个主要指标上都有较大的改进。超五类双绞线的主要性能如下。
连接器的远端串扰:35.1 dB。
连接器的综合远端串扰:32.1 dB。
信道远端串扰:17.4 dB。
信道综合远端串扰:14.4 dB。
电缆回波损耗:20.1 dB。
连接器回波损耗:20.0 dB。
信道回波损耗:10.0 dB。
线缆最大延时:538 ns。
连接器最大延时:2.5 ns。
信道最大延时:548 ns。
线缆最大延时差:45 ns。
连接器最大延时差:1.25 ns。
信道最大延时差:50 ns。
1
四 六类双绞线
自2001年开始经过10个版本的修改后,在2002年6月,ANSI/EIA/TIA568-B铜缆双绞线六类线标准正式出台。这个分类标准将成为EIA/TIA-568B标准的附录,它被正式命名为EIA/TIA-568B.2-1。国际标准ISO/IECJTC/SC 25/WG3 N 598工作组编写的铜缆六类线标准也将正式出台,到时超五类将替代原标准五类产品。
1.六类线标准简介
ANSI/EIA/TIA568-B标准由ANSI/EIA/TIA568-A演变而来,ANSI/EIA/TIA标准属于北美标准系列,在全世界一直起着综合布线产品的导向作用。新的568-B标准从结构上分为3部分:568-B1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要求、568-B2平衡双绞线布线组件和568-B3光纤布线组件。
(1)568-B1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要求:在新标准的这一部分中,包含了电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理、安装准则,以及与现场测试相关的内容。
相关文章:监控安装(32)综合布线(47)南京综(25)
综合布线在应用于智能楼宇的经验 | 机房布线:“小投资”有“大回报 |
智能建筑的建设一般能要到那些综 | 综合布线系统中电缆的测试的两种 |
关于智能布线中的标识作用 | 综合布线工程实战经验九则 |
信息化催热综合布线行业网络认证 | 去年故宫被盗折射安防产品设计重 |
数字标牌系统安装布线值得注意 | 安防知识汇聚:硬盘录像机协议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