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8-9554-6060双绞线布线标准(5)
在2002年6月,六类布线标准的出台不仅结束了长达多年的商家在产品性能方面的纷争局面,也为用户选择六类布线产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依据。
六类布线带来的最大好处是用户可以大大减少在网络设备端的投资,包括网卡和交换机等。西蒙公司指出,六类系统的投资可能会比五类(系统)多30%,但网络设备的成本会有大幅降低。以思科公司的设备计算,每端口成本将至少节省25%。因此综合起来计算整个网络设施的总成本,六类布线并不算贵。而且六类布线不只是提供了新的网络应用平台,还提升了数字话音和视频应用到桌面的服务质量。
至于采用六类布线系统后,网络设备投资成本是如何节省的,可以从目前主流应用的千兆位网络工作原理来分析。目前的千兆位以太网铜线标准是1 000Base-T(IEEE 802.3ab),在采用超五类双绞线的情况下是以全双工方式工作的,对回波损耗非常敏感。交换机在收到一个数据包后可能难以分辨是对方正常发过来的,还是已发出被反射回来的。因此在支持1 000Base-T的五类线网络设备上需要具备源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补偿回波损耗。而如果采用六类线系统,在网络设备上可以不再需要这个源数字信号处理器,于是其成本可以降低许多。1 000Base-T在五类线上利用双工方式实现就需要在同一根线上既要收又要发,自然会复杂一点。而六类线采用单工方式(半双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在五类线上跑1 000 Mbps,把这个流量分配到8根铜线上,每根线还要负担125 Mbps。但它的频率最高只能到100 MHz,这就意味着1 Hz要产生1.25位,编码调制便比较复杂。而六类线用1对线实现500 Mbps,每根线上承担250 Mbps,而它的频率可达到250 MHz,这样在1 Hz上产生1位便足够使用了,因此编码方式比较简单。
在技术方面,新出台的六类布线标准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带宽由五类、超五类的100 MHz提高到250 MHz,带宽资源一下提高了2.5倍,为将来的高速数据传输预留了广阔的带宽资源。同时新标准保证系统的向下兼容性和相互兼容性,即不仅能够包容以往的三类、五类布线系统,而且保证了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混合使用,消除了以往在六类线标准未正式出台前六类线产品必须完全统一的弊端。
还有,六类线的布线性能指标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对衰减、近端串扰、综合近端串扰、远端串扰、综合等效远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布线系统性能上已大大优于超五类布线系统。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读者认为,六类线是必需的,现有的五类线系统必须全部转换成六类线系统,其实不然。至于用户是否要立即采用新的六类线系统,笔者认为要区别对待。对一个已经布设了五类或超五类布线系统的用户而言,如现行网络及应用一切正常,又无网络转型等特殊需要,就没有必要淘汰原有的五类或超五类电缆,而重新布设六类电缆了;而对一个新用户而言,是使用超五类布线产品,还是使用六类产品,完全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和决策。但随着千兆位网络应用的普及,对那些有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的用户来说,选择六类已无后顾之忧,而且完全有必要。从长远看,也是明智的选择,毕竟六类系统的性能要远远优于五类、超五类。而对那些网络应用需求较低,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有网络转型需求的,或者对自身应用需求根本不明确的,至少在现阶段没必要选择六类系统。超五类布线经过几年来的应用验证,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性价比赢得了很多有中、低速网络需求用户的信赖,因而对他们来说,在目前不一定非要选择六类系统,超五类或许是他们最理智的选择。
五 七类线标准
七类线标准虽然并未正式发布,但是它的草案已非常多,而且已有不少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发布了基于七类布线系统的产品,如AMP(安普)、西蒙等。七类线标准是一套在100 双绞线上支持最高600 MHz带宽传输的布线标准。在1997年9月,ISO/IEC正式确定进行七类/F级布线标准的研发。
1.七类线标准基础
与四类、五类、超五类和六类相比,七类具有更高的传输带宽,至少为600 MHz。不仅如此,七类布线系统与以前的布线系统不同,采用的不再是廉价的非屏蔽双绞线,而是采用双屏蔽的双绞线。在网络接口上也有较大变化,开始制订七类标准时,共有8种连接口被提议,其中两种为RJ形式,6种为非RJ形式。在1999年1月,ISO技术委员会决定选择一种RJ和一种非RJ型的接口做进一步的研究。在2001年8月的ISO/IEC JTC 1/SC 25/WG3工作组会议上,ISO组织再次确认七类标准分为RJ型接口及非RJ型接口两种模式。其中,RJ型接口的可行性正在被IEC SC488 组织审查和研究中。2002年7月30日,西蒙公司开发的TERA七类连接件被正式选为非RJ型七类标准工业接口的标准模式。TERA连接件的传输带宽高达1.2 GHz,超过目前正在制定中的600 MHz七类标准传输带宽,可同时支持语音、高速网络、CATV等视频应用。
相关文章:监控安装(32)综合布线(47)南京综(25)
综合布线在应用于智能楼宇的经验 | 机房布线:“小投资”有“大回报 |
智能建筑的建设一般能要到那些综 | 综合布线系统中电缆的测试的两种 |
关于智能布线中的标识作用 | 综合布线工程实战经验九则 |
信息化催热综合布线行业网络认证 | 去年故宫被盗折射安防产品设计重 |
数字标牌系统安装布线值得注意 | 安防知识汇聚:硬盘录像机协议与 |